【国庆·问道】社会阶层固化,教育还能否改变“眼前的苟且”
不久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余秀兰发布了一篇文章深度 | 余秀兰:教育已成为中国社会阶层的隐秘再生产途径,提到了下面这些话。
上层阶级的父母用权力资本和经济资本为子女提供了最优质且稀缺的教育资源,形成上层精英封闭的人际网络。
底层社会放弃高等教育这个中产阶级的孵化器,将世代都是蓝领个人。
而中产阶级家庭多数孩子在普通大学毕业后将成为低收入的低级白领,要么是城市贫困群体,要么继续啃老。
教育分层,是否会是中国的大趋势?
对于是中国是否会出现社会分层和教育分层,罗振宇给出了很肯定的答案:会!
而对于答案,他也阐述了3点理由,这其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有1点却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
中国的财富分层正在形成,贫富分化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事实,现在北上广深多少富家子弟甚至从初中开始就到美国去读名校,读私立学校,将来其中必然有一部分考取美国的名校。那美国名校在美国社会分层当中,起到的那个固化的作用,将来就会在中国社会也同样起这个作用:一家人越有钱,孩子就越享受越好的教育,将来就越有钱,所以社会阶层被固化。
被固化的社会阶层很难跨越,我们就只能被动等待?
英雄,就是能够超越自己的父母、环境、血缘、出身、性格特质,不按写就的剧本表演,让大数据对自己的行为无法预测,永远会给全人类以惊喜的人,这样的人才叫英雄。
现代社会有一个基本的趋势,就是变得越来越复杂。比如你是一个生产铅笔的工人,你怎么会知道有一个叫雷军的人,他的小米公司,他的生态链进入那个产业,都会搅乱这个产业的价格,为啥?因为背后有资本,他可以一开始补贴,所以价格这个因素也很难理解这个世界。
再比如说这个铅笔厂是在上海,那上海的房价的波动,会不会影响厂的生存?那房价是由什么导致的,那时的因素就更加复杂。
我们一直跟大家讲:认知升级,就是这个意思。你到不了那个认知水平,跟其他人在实际上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反观今天的中国,社会分层还没有最终形成,教育分层还远着呢,所以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而超越自己的阶层。
提升认知,成为英雄!
《人生七年》,是英国有一部真人秀纪录片,曾获得2006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和金卫星奖提名,被英国channel 4评为 “ 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 ” 之一。
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想验证英国社会阶层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随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每七年进行一次拍摄,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
人生七年又七年,14个孩子的真实人生震撼上演。
如何给孩子超越阶级的教育?这部纪录片给出了答案:
01 健全的心理,是苦难最好的解药
苏与两个儿时好友一起参加了节目录制,成人后,她们均遭受离婚、单亲、贫困。
但不同的是苏在画面中总保持着乐观的笑容,享受与孩子的相处,而她俩朋友常常是一脸严肃,满腹恼骚。
最后,我们看到Sue越活越美,事业爱情双丰收。
而她那俩朋友继续着叨叨中年大妈的人生。
另外一个例子是出身底层的托尼,想当骑师,13岁辍学就成了骑师,当被问到如果骑师当不成了咋办,他说那就去做出租车司机。他就真的在努力成为出租车司机,在当时的英国成为出租车司机必须经过严格复杂的考试,而托尼对此表现出一如既往的自信。
他每天骑着摩托车到处熟悉线路,他说“我一定会成为出租车司机,我会向每一个人认为我不会成功的人证明他们是错的,我会拿到证件摔到他们脸上,告诉他们错的多么离谱”。
最终托尼凭着他这种“一直往前看,想做什么就用尽办法去达成”的坚毅与自信,虽然中年时也因做错事蹲过牢,但年老时依旧在西班牙盖了大别墅(西班牙房子便宜),和家人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而说到反面的例子,就不得不提出身教师家庭,中产阶级的尼尔。
小时候活泼可爱,简直是颜值担当。
21岁时因考试发挥失常,进了个自己和爸妈都看不上的大学,待了不到一年就退学去工地打短工了。
在采访中他回顾过往,表示身为教师的父母早早就给他做好了职业规划——成为大学讲师或银行经理,认为他的人生必须按这个模子去走,除了学习,父母从未教授他任何社会、人际知识。
这种强势与古板,造就了他自卑、压抑、焦虑的性格,而父母过高的期望也让他变得眼高手低,在学业失败后他和父母都无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长期被父母过于保护的他,在进入残酷和复杂的社会后,完全没有应对能力,而父母的失望与愤怒,更让他感到无比的孤独与自责,变得愤世嫉俗。
他甚至觉得自己不配生孩子,因为孩子会遗传他失败。
最终他患上精神疾病,失业后不愿让父母知道,28岁时成为了一名依靠低保为生的流浪汉,终生未婚,一个中产就这样没落成底层。
☞ 启示录:除了钱,孩子未来最好的护身符就是一颗乐观、坚毅、从容的心,对生活充满热爱,敢于尝试的孩子总是能遭遇更多“好运”。
那些从小被父母打压得畏缩、自卑,或是被过于保护的孩子,一次挫折就可能打得他爬不起来。
“性格决定命运”并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鸡汤。
02 勤奋依旧是逆袭人生最重要的那张牌,而兴趣与鼓励则是勤奋的起点
出身农村的尼克的成才之路,正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小尼克的学术之路源自于一本关于行星的插图书,书中丰富的色彩与有趣的故事唤起了他对科学的兴趣,他开始痴迷的阅读各种关于科技的书籍。
每当他漫步在乡间的小路,周围的花鸟虫鱼,风霜雨雪都是他探索自然最好的材料,他着迷似的想弄清大自然是如何运转。
小学时,有一次老师与同学们正热烈地讨论着飞机知识,老师看到他便很热情的说“你平时那么爱看书,一定很了解飞机的东西”,小尼克却心生怀疑:“我真的很懂飞机吗?”。
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却让尼克感受到了信任与鼓励,从此更用心地去钻研科学知识,他说是他的这位老师促使他入了科学的大门。
因为乡间人烟稀少,尼克从小缺乏社会互动,在14岁的采访中显得是十分害羞。
但到了21岁时就变成一位谈吐大方的有为青年,他说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努力克服害羞,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最终,尼克凭着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的身份,成为美国著名大学教授,是穷孩子里唯一逆袭成“社会精英”的漏网之鱼。
☞ 启示录:学习依然是跨域阶级局限的必经之路,但若想把“勤奋”化为成就,还是离不开兴趣的指引与成人的鼓励。
03 高富帅们赢的不止是钱,而是父母耳濡目染之下的视野与格局
片中有一家高富帅三兄弟,7岁就开始阅读《观察者》《金融时报》,听甲壳虫乐队,14岁时就可以逻辑清晰的讨论起“应该设置法庭判定工人工资提升要求,禁止工人罢工”这样的社会议题。
而三人中的约翰九岁时,父亲过世,家道中落,他靠着奖学金读完大学,但这也并没有影响他最后成为大律师的精英人生轨迹,这更加证明了教育比物质影响更为深远。
而上文提到的苏和她俩闺蜜谈到罢工问题时,只是笑笑说“我妈最近就罢工在家”。
前文那个靠开出租起家的托尼小时候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架,成年后在采访中谈到教育时他说“教育是没用的,只有激烈的斗争,杀了你旁边的人才能走到他前面”“想插队?那就一直惹怒别人,直到他们惹烦了,他们就会让你了”……
孩子的这些思维与习惯都是从哪来?
爸妈回家就是品茶看书,家中一派“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文化气息,在这种氛围长大,孩子自然会认为:关心社会、看书品乐、礼貌上进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平常的事情。
而那些中底层家庭的父母,许多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不仅买不起书,没空看书,每天嘴里还算着钱怨着党,心情不好了就顺带打骂一下孩子出气,张口闭口“别人家孩子”。
即使有些家长有意识教孩子学习,可能也是上文尼尔父母那种压迫式的教育,“以恶的方式传递恶,以愚蠢的方式传递愚蠢”。
父母耳濡目染下的视野与格局的不同,造就了“高富帅碰到问题会更快地想合理的方式解决”,而“穷孩子则怨天尤人,举步不前,或是以耍小聪明的方式去处理”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阶级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 启示录:有篇很火的文章叫《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里面在有关阶级差异的问题时总结到“除了硬实力(资源)的分配不均,更关键的,是软实力(观念)的高低不一。”
在这个信息时代,即使不是富人,你依旧可以在孩子面前少一些抱怨和计较,引导孩子阅读丰富的书籍,结交不同阶层、家庭的朋友,来丰富孩子的视野与格局。
真实的人生远比电视剧来的更为精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试着想象一下人生的终点,去推断我们现在应该做点什么,以至于年老时少一点后悔。
下一个七年,你会是怎样,你的孩子会是怎样,就在你此刻你的一思一行中。
人生的任何一次成功与失败,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
结语:
未来,我们要面对的也许是教育分层,亦或者拼爹拼妈。
无论手里的牌是好是坏,我们都可以拼尽全力去打好。
这,或许是最好的救赎之道。
根据罗辑思维、经典图画书、半城综编来源 | 校长派